世界自然基金会周一表示,去年在东南亚湄公河地区发现了数十种新物种,其中包括一种鳞片看起来像睫毛的毒蛇和一种叶鼻蝙蝠。
该环保组织定期发布一份该地区新发现的动植物名单,以突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强调该地区面临的风险。
“该地区仍然是科学探索的沃土,”世界自然基金会说,并警告说,“许多物种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灭绝了”,原因主要是与人类有关的压力,包括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贸易。
大湄公河由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组成,是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老虎、大象和海豚的家园。
2023年,该地区总共发现了234种新的脊椎动物和维管植物(不包括苔藓、藻类和真菌)。
有些位于偏远的自然栖息地,而另一些则是从世界各地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植物园保存的标本中鉴定出来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其中就有一种亚洲蝮蛇,它的巧克力棕色和薄荷绿色鳞片让它的眼睛周围看起来像睫毛。
它是在泰国国家公园的石灰岩地层中发现的,由于其独特的栖息地和斑纹,它被命名为石灰岩睫毛坑毒蛇。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一种蝙蝠,体重在5到7克之间,具有独特的叶子状鼻子,用于回声定位。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在泰国有记录,但在马来西亚也有发现。
大约一半的新物种是在越南发现的,有106种是该国特有的,是大湄公河地区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中包括一种新物种——刺猬家族的毛绒绒的成员——以及一种蛇,这是两名来自苗族的搬运工在越南北部的梵寺盘山2600米处发现的。
科学家们担心,发现这条蛇的森林正在因旅游业的薪柴采集和牲畜放牧而退化。
报告警告说:“它也可能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随着栖息地变暖,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物种几乎没有机会迁移到更高的地方。”
aph / sah /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