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肠道中产生的一种饥饿激素可以影响大脑的决策部分,从而驱动动物的行为。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当动物考虑食物时,饥饿激素如何直接影响大脑海马体的活动。海马体是大脑的一个决策部分,被认为有助于我们形成和使用记忆。
为了确保动物不会吃得过多,当动物遇到食物时,海马体会抑制动物的进食本能。
但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动物饿了,激素会指示大脑关闭刹车。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决定会受到饥饿感的深刻影响,因为食物对我们来说有不同的意义,这取决于我们是饿了还是饱了
他们希望他们的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饮食失调的机制,以及饮食与其他健康结果(如精神疾病的风险)之间的其他联系。
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的首席作者安德鲁·麦卡斯基尔博士说:“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决定会受到饥饿感的深刻影响,因为食物在我们是饿还是饱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含义。”
“试想一下,当你空腹购物时,你可能会买多少东西。
“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非常复杂——它需要使用所谓的‘情境学习’的能力。”
“我们发现,大脑中对决策至关重要的部分对肠道中产生的饥饿激素水平出奇地敏感,我们相信这有助于大脑将我们的饮食选择联系起来。”
能够根据我们的饥饿程度做出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项研究中,老鼠被放在一个有食物的地方,研究人员观察老鼠在饥饿或饱腹时的行为,同时实时对它们的大脑进行成像。
研究发现,所有的老鼠都花时间研究食物,但只有饥饿的老鼠才会开始进食。
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海马体腹侧(海马体的下方)的大脑活动上。
当老鼠靠近食物时,腹侧海马体的一部分脑细胞的活动增加,这种活动阻止了动物的进食。
但如果老鼠饿了,这个区域的活动就会减少,所以海马体不再阻止动物进食。
研究人员发现,这与血液中循环的高水平饥饿激素ghrelin相对应。
研究人员还能通过实验让老鼠表现得像吃饱了一样,让动物即使饿了也停止进食。
我们希望通过提高我们对这在大脑中如何工作的理解,我们可能能够帮助预防和治疗饮食失调
先前的研究表明,动物的海马体,包括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都有胃饥饿素的受体,但关于这些受体如何工作的证据很少。
这一发现表明,饥饿激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严格限制血液中的许多物质到达大脑),直接影响大脑,驱动活动,控制大脑中的回路,这可能与人类相同或相似。
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的Ryan Wee博士说:“能够根据我们的饥饿程度做出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这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提高我们对这在大脑中如何工作的理解,我们可能能够帮助预防和治疗饮食失调。”
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