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文文衫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行业 » 正文

德国文学展览提醒世界战争的破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3 20:39:0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70    评论:0
导读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在战争中创造伟大的艺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历史的——同时通过流亡、内部变革或死亡寻求和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在战争中创造伟大的艺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历史的——同时通过流亡、内部变革或死亡寻求和平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位于内卡河畔马尔巴赫(Marbach am Neckar)的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证明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精湛的展览由1000多件单独的作品组成,共同为全世界创造了一个深刻的提醒。自2006年开馆以来,这座博物馆一直在马尔巴赫庆祝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年11月10日的诞辰。博物馆的展品来自毗邻建筑的德国文学档案馆的大量收藏。“我们的藏品对任何想要深入研究任何学科的人开放,”研究主管安娜·金德(Anna Kinder)说。

  在令人不安的乌克兰-俄罗斯战争和哈马斯-以色列战争期间,这个现代德国文学中心似乎尤为重要。11月,它迎来了诺贝尔奖得主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他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世界的创伤——人口外流、战争和不平等。

  博物馆和档案馆坐落在这个16000居民的小城市并非偶然。马尔巴赫,也被称为席勒斯塔特,位于巴登-符腾堡州,距离法国只有几英里,距离瑞士和奥地利不远。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使马尔巴赫沐浴在血与火之中,使它成为德国历史的缩影和德国文学的中心。金德说:“这些藏品保存了从1750年到现在的大量文学文献。”

  Modern German Literature in Marbach am Neckar

  博物馆建筑散发出一种永恒和坚忍的气氛。由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设计,博物馆的外部被大型圆柱包围,这些圆柱让人联想到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墓和法老陵墓的入口。沿着通往展厅的楼梯和走廊,埃及丧葬建筑的影响更加明显。展厅的特色是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2),这位诗人写了《欢乐颂》,后来贝多芬将其谱成音乐。这个房间展示了许多作者的个人物品——墨水瓶、素描和手稿——用来创作影响后世的伟大作品。

  你一打开门就感到一阵寒意。灯光昏暗,声音低沉。第一个图像显然是病态的——尼采的死亡面具——在一张简单的白色桌子中央,上面写着他的死亡日期:1900年。接下来是斯蒂芬·乔治1901年的一本名为《春天》的笔记本,打开几页,上面有一首手写的诗:“像斧头一样写你的诗/这样你就可以像斧头一样挥舞它们。”这里是博物馆探索文学史和欧洲创伤之旅的起点。

  下面的展品就像瓦格纳歌剧中的音符——没有什么是随机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纪情感之旅的一部分,完美地描述了德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们的生活被战争、对连贯性的追求和席勒作品的不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下一位特别介绍的作家是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他是

  宾根市的书商,为了躲避纳粹主义而逃到瑞士。展出的是《玻璃珠游戏》的作者和他父亲的照片,还有一张是黑塞的照片,他光着脚,贴在山腰上。这是黑塞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娅·伯努利(Mia Bernoulli)写的一张纸条:“我寻找陡峭的岩石,从那里可以看到大海……”

  Museum of Modern German Literature in Germany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比阿特丽斯的半身像,比阿特丽斯是黑塞1919年出版的小说《德米安》中的关键人物,这部小说使他在文学上声名鹊起。这里有里尔克在巴黎的照片,还有里尔克、卡夫卡、托马斯·曼和黑塞的书信往来。该合集还包括记者和编辑写给不同作者的信。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一首德文诗。卡夫卡许多引人注目的自画像。描绘亲密的创作过程的照片。在一个角落里,我们有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因为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恶棍。博物馆获得了一封希特勒写给作家恩斯特·约恩格尔(Ernst jenger)的信,后者后来禁止纳粹党利用他的作品,并帮助许多犹太人逃离德国。

  博物馆花了100万欧元(107万美元)买下了里尔克写的7600封信,还有很多写给他的信。卡夫卡的《审判》手稿价值200万美元。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德国犹太哲学家,在被送进集中营前自杀)献给他唯一的儿子斯特凡的作品,是由保时捷基金会捐赠的,该基金会为此支付了数百万美元。

  所有信件、笔记、图片和诗句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永久展览充满了别有用心的动机。每个项目持有一个迷人的叙事,情感共鸣,或创造的催化剂。

  赫尔曼·黑塞(Herman Hesse)的诺贝尔奖陈列在一张桌子上,后面是他的半身像和他的最后一首诗:“生而厌倦,死而疲惫。”这首诗还附有他的妻子尼诺·多尔宾(Ninon Dolbin)写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切都很好”。第二天早上,1962年8月8日,黑塞去世了。

  作为展览的一个恰当的尾声,挂在最后一个角落的是迈克尔·恩德(Michael Ende)的《永无止境的故事》(the Neverending Story, 1979)原稿的第一页。作者在书页上做了一些有趣的删节。有一封来自一个女孩的信,感谢恩德写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拯救奇幻世界的旅程,一个由仁慈而神秘的童心皇后统治的神奇之地。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皇后一个新名字,这样她就能重新想象这个世界了。这是一部讽喻小说,以完美的结局总结了这次展览——一个世界消亡,另一个世界在文学的力量下诞生。

  在外面的山顶上,矗立着弗里德里希·席勒的雕像。贝多芬的《欢乐》微弱的声音在空中飘荡。自1985年以来,这首曲子就被用作欧盟的象征。席勒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类在被撕裂后成为兄弟的看法。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whs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794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