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尔的一个小实验室里,一组韩国科学家正在将培养的牛肉细胞注射到单个米粒中,他们希望这一过程能彻底改变世界的饮食方式。
从帮助防止饥荒到在太空中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团队负责人、教授洪金基(Hong Jin-kee)认为,他的这种所谓的“多肉大米”可能成为人们获取蛋白质的一种环保、合乎道德的方式。
在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动物受到伤害,它看起来像一碗普通的米饭——尽管是粉红色的——但它散发出淡淡的黄油香气,这是牛肉肌肉和脂肪细胞培养的结果。
使用人造肉,“我们可以在不屠宰牲畜的情况下获得动物蛋白,”首尔延世大学的洪告诉法新社。
由于工业化牲畜饲养的伦理问题,以及与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寻求将肉类替代品商业化,例如植物性或人工养殖肉类。
洪博士拥有类器官和生物医学科学的背景,他选择大米作为他的研究对象,因为大米已经是亚洲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他的方法目前可能很耗时:在普通的米粒上涂上鱼明胶以帮助粘附,然后单独注射牛肉细胞,然后在培养皿中培养长达11天。
洪说,大米具有“微多孔结构”,一旦将牛肉细胞注入大米中,大米就提供了“细胞由内而外均匀生长的理想结构”。
洪的“多肉”大米比普通大米多含8%的蛋白质和7%的脂肪。
他说,洪和他的团队仍在研究如何扩大这一过程,但他希望他的发明能被批准作为两个非洲国家紧急情况下的救济食品。
“对于那些受限于……每天只吃一顿饭,稍微增加(蛋白质含量),即使只是几个百分点,都变得非常重要。”
韩国尚未批准任何用于消费的人造肉,但它在2022年宣布计划向“食品科技”基金投入数百万美元,同时将细胞培养肉单独确定为优先研究领域。人造肉在新加坡和美国销售,但意大利去年以保护其畜牧业为由禁止了这种做法。
一些学者说,人造肉的潜在伦理问题包括最初动物细胞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