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可以生成比真人更逼真的白人面孔。
这项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专家领导。根据这项研究,更多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白人面孔是人类,而不是真人的面孔。
然而,研究发现,有色人种的脸并不适用这种情况。
该论文的资深作者艾米·达维尔博士表示,生成的白人面孔和有色人种面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算法对白人面孔的训练比例过高。
Dawel博士说:“如果人们一直认为白人的人工智能面孔更真实,那么这项技术可能会对有色人种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会在网上强化种族偏见。”
“这个问题在目前用于制作专业头像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已经很明显了。
当用于有色人种时,人工智能会将他们的皮肤和眼睛颜色改变为白人的颜色。”
研究人员发现,当涉及到人工智能的“超现实主义”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了。
该研究的合著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候选人伊丽莎白·米勒说,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对自己的答案最自信的研究参与者都自相矛盾地认为人工智能的面孔是真实的。
她说:“这意味着那些把人工智能冒充者误认为真人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人工智能人脸欺骗人类的原因。
尽管人工智能和人脸之间仍然存在物理差异,但研究参与者仍然设法误解了它们。
Dawel博士透露,更多比例失调的脸是人工智能生成一张脸的典型迹象。
然而,人们却把它误认为是人性的象征。
她补充说:“我们不能长期依赖这些身体线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此之快,人工智能和人脸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她说,这可能会对网络错误信息和身份盗窃产生深远影响。
Dawel博士敦促公众对人工智能保持透明度,这样社会就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更严重的问题之前发现问题。
她说:“鉴于人类再也无法识别人工智能的面孔,社会需要能够准确识别人工智能骗子的工具。”
“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人脸的真实感,有助于让公众对他们在网上看到的图像产生适当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