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转向更清洁的能源,氢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它可以像传统燃料一样燃烧,只产生水作为副产品,当用于燃料电池时可以发电。然而,随着氢气生产、使用和运输的增加,安全问题也在增加。氢气在浓度低至4%时是高度易燃的,并且是无味无色的,因此很难检测到泄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由东京科学研究所(Science Tokyo)的Yutaka Majima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传感器,可以以极短的响应时间检测超低浓度的氢气。他们的研究发表在2024年11月5日的《高级功能材料》杂志上。
该传感器由纳米多晶CuO NWs制成,它对氢气高度敏感,放置在硅(SiO2/Si)衬底上,带有铂/钛电极。Majima教授说:“我们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两步非原位氧化技术,开发了一种可靠且可重复的工艺,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纳米CuO纳米线——带有空隙的纳米缺口氢气传感器,这与直接从铜源生长的传统独立单晶CuO纳米线有很大不同。”
当暴露在氢气中时,传感器通过检测CuO NWs电阻的变化来工作。在空气中,氧分子附着在CuO - NWs的表面,形成氧离子(O2?,O?,O22-),在表面附近形成一层正电荷载体(空穴)。当引入氢时,它与CuO NWs表面的氧离子反应生成水,从而降低了空穴浓度。结果,NWs的导电性变差。通过测量电阻的增加,传感器可以检测氢气的存在和浓度。
研究人员通过在富氢环境中引入预退火步骤,然后在干燥空气中缓慢氧化,提高了传感器的性能。最初,制备的铜(Cu) NWs结晶度低,在表面形成氧化铜层,阻碍了与氧的相互作用。退火过程将Cu NWs从矩形形状重塑为半圆拱形形状,提高了它们的结晶度。在随后的氧化步骤中,NWs铜被转化为氧化铜。在这个过程中,铜原子向外扩散,与氧发生反应,产生空隙,增加了NW的表面积,为氢和氧与NW相互作用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
由于这些改进,传感器可以检测低至十亿分之五(ppb)的氢浓度,远低于以前的基于cuo的H?传感器。此外,它耐湿度,这是氧化铜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共同缺点。传感器的反应速度也很快,只需7秒就能探测到氢气。
研究人员通过减少电极之间的纳米间隙,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的性能。更小的间隙产生更强的电场,加速载流子的运动,加快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该传感器的间隙尺寸为33纳米,在5秒内检测到1000ppm的氢气,并在10秒内恢复到基准状态。Majima教授说:“我们将继续开发更广泛的气体传感器,用这种方法来制造其他有害气体的传感器。”
通过早期检测泄漏或不安全气体水平,该传感器可以帮助降低风险,并确保氢技术的安全采用,支持向氢基经济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