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迪拜居民艾米丽(化名)发现自己被TikTok上一段名为“你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迹象”的视频迷住了。
当她看视频时,一种深刻的认同感涌上心头。她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视频中描述的症状,感觉好像视频直接反映了她的经历。
“我觉得抖音视频在描述我的生活。就像有人把我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艾米丽告诉《哈利时报》。
在线调查和抖音视频在个人中引发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自我诊断心理健康问题的趋势。这一现象在相关内容和网上信息获取便利的推动下,引起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关注。
算法游戏
随着艾米丽继续在网上浏览心理健康内容,该算法似乎扩大了她接触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视频的机会。她发现自己浏览了大量的内容,这些内容进一步巩固了她的信念。
“奇怪的是,我的动态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视频。感觉就像宇宙证实了我已经怀疑的事情,”艾米丽补充道。
这些视频的相关性增强了艾米丽的信念,使她更深入地研究自我诊断和自助资源。她解释说:“我看的每一个视频都让我更加确信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参加测试和问卷调查
23岁的Leen是一名居住在沙迦的苏丹人,她发现自己沉浸在有关心理健康的在线内容的世界中。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博士,她对人们在视频中描述他们与抑郁和焦虑作斗争的经历很感兴趣。在看了几个这样的视频后,Leen的好奇心促使她参加了在线问卷调查和测试,以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令她惊讶的是,这些在线测试的结果似乎与她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一致。琳发现自己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描述有关,她内心越来越坚信这一点。
“我看的视频越多,做的问卷越多,我对自己正在应对抑郁症的信念就越坚定。他们描述的症状在我个人层面上引起了共鸣,我无法摆脱我正在经历同样挣扎的感觉,”利恩说。
作为一个拥有医学学位的人,Leen明白寻求专业帮助进行正式诊断的重要性。然而,她也发现自己在自己的知识和探索自助选择的愿望之间左右为难。
“作为一名医生,我知道正确的诊断需要精神病评估。但我不禁想知道,我是否能独自处理好这件事,至少一开始是这样。我感到矛盾,意识到需要专业指导,但也想找到独立应对的方法,”她补充道。
自我诊断的风险
Medcare Camali诊所的心理学家Aida Suhaimi博士分享了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以及完全依赖在线自我诊断的潜在风险。
Suhaimi博士解释说:“虽然在线资源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意识,并引发有关心理健康的对话,但它们不应被视为决定性的诊断工具。”“心理健康问题很复杂,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她分享了一个病人的故事,以说明自我检查和仅根据在线信息行事的风险,强调误解症状和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依赖自我诊断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
这个病人正在与睡眠问题作斗争。他在网上寻找答案,并根据收到的信息,自我诊断为抑郁症。他开始研究药物的副作用,但网上资源的不可靠使他不敢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帮助。因此,患者不得不在夜间自行服用泮纳多,并逐渐增加剂量。不幸的是,他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最终被诊断为抑郁和焦虑。
Suhaimi博士警告说:“不准确的自我诊断可能会导致个人走上错误的道路,可能会恶化他们的病情或推迟适当的治疗。”“认识到自我诊断的局限性并寻求专业帮助以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Khaleej时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论坛报新闻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