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起来就像007电影中反派的巢穴:在巴黎卢浮宫地下的装甲门后,坐落着世界上最高科技的艺术实验室之一。
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C2RMF)共有三层楼,占地近6000平方米,拥有自己的粒子加速器AGLAE,里面挤满了放射科医生、化学家、地质学家、冶金学家、考古学家和工程师。
这个150人的团队每年检查大约1000件艺术品,准确地发现制作它们的材料和方法,它们的起源和年代,以及岁月如何改变它们。
他们的分析为中心、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其他地方的修复团队提供了信息。
自1999年成立以来,许多伟大的艺术品都经过该实验室,包括《蒙娜丽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或拿破仑的军刀。
喜欢CSI
法新社最近难得地访问了这座博物馆,一尊11世纪的印度教毗湿奴铜像刚从柬埔寨运来,明年将在法国和美国展出。
高棉艺术的杰作“西美汶毗瑟奴”于1936年在吴哥窟被发现,这是一幅罕见的斜倚着的印度教神像,完成时大约有600米长。
在厚厚的铅门后面,一个由10名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在对雕像进行x光和3D扫描。
然后用x射线荧光和光谱法等技术对某些部分进行测试,用伽马射线和电子轰击,以发现其详细的化学和分子组成。
“我们有点像NAS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或者CSI:迈阿密:科学警察,”团队负责人、考古冶金研究工程师大卫·布尔加里特说。
“我们的犯罪现场是考古发现。我们试图了解是谁制造的,如何制造的,为什么制造,就像警方调查一样。”他补充道。
他指着雕像眉毛周围的小白点说,据说是另一种金属,“密度比铜大”,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确定。
该团队还想确定用于制作雕像初始模具的粘土,其痕迹仍在雕像内部。
这将使他们能够通过与地球样本的比较,精确地确定它的形成地点。
一些碎片可能还会通过AGLAE(卢浮宫元素分析加速器的法语缩写),该加速器于20世纪90年代安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专门用于艺术品的加速器。
在一个堆满机器的房间里,直线加速器发出强大的轰鸣声,在艺术品和人工制品上产生和爆炸粒子。
它使科学家能够确定物体中元素的数量和组合,为确定年代和验证其真实性增加了另一层分析。(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