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板球运动已经成为印度政治和电影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曾经被称为绅士运动的运动,以其魅力和财富成功地征服了印度大众,至少在印度是这样。对全国各地的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现在却是一个热切的抱负。
然而,板球在印度的进化并不容易。在80年代之前,由于收入和收入都很低,许多人都认为足球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X上的一位用户最近分享了一张图片,展示了印度板球运动员在1983年的收入——这是印度板球的转折之年——当你把这个数字与罗希特·夏尔马(Rohit Sharma)或维拉特·科利(Virat Kohli)等人的收入相比时,你会感到惊讶。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印度队长Kapil Dev得到了1500卢比的比赛费和600卢比的日常津贴。1983年,板球运动员获得的是同样的比赛费,但今天,BCCI通过年度合同,根据球员的成绩决定球员的收入。
印度板球委员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体育机构之一,提供四个等级的合同:A+、A、B和C。C级球员的年费为1000万卢比,A+级板球运动员的年费为700万卢比,A级板球运动员的年费为500万卢比,B级板球运动员的年费为300万卢比。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维拉特·科利、罗希特·夏尔马、拉文德拉·贾迪亚和贾斯普利特·布姆拉四名球员获得了A+级合同。除了每年的保留费,球员还可以获得比赛费用和大量津贴,对外直接投资每场比赛可获得60万卢比,t20比赛可获得30万卢比,测试比赛每场比赛可获得150万卢比。
1983年板球世界杯冠军球队的成员Sunil Valson提到,赢得世界杯后,每个球员都得到了大约2.5万卢比。他说:“金钱奖励在当时并不重要,因为为印度效力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虽然印度在1983年和2011年两次赢得国际板球联合会板球世界杯,但他们在2003年和2023年两次获得亚军。